厦门狼野战俱乐部官方论坛 培训基地 电话:0592-6571600茶余饭后 → 古诗词学习心得
查看完整版本:古诗词学习心得
2008-12-13 19:02:25
 汉语言文学的古诗词学习,大多数专家们的意见是要溯源学起,即从《诗经》学起,我也很以为然。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学者按照我国诗词的脉络学习古诗词,从表面上看似乎耗时不少,其实却事半功倍,因为这样可以起到由根源梳理流向的作用,所谓一脉相通是也。这么做,既能准确掌握某一历史阶段的古诗词特色,又能从更深层次上准确把握整个我国古诗词文化的相承关系。尤其是对于要想在诗词创作上有所建树的学者来说如果不按照这一我国诗词学习的规律学习,几乎是难有成就的。 我国的古典诗词,数量上浩如烟海,义理上却相承相通。一是讲究比兴。情景交融,咏物言志采用比兴的方式,少有平铺直述开门见山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跌宕起伏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其比兴手法,或由景致的描摹反衬出情感,或情与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或仅写景而由读者领悟其中之情。例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由景显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是情景相映。屈原的《橘颂》里的“后皇嘉,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是咏物言志。至于后世的古诗词继续沿着这条比兴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品大量的显现在作品中。二是讲究合乐以利于咏诵。《诗经》的分类大致是按照音乐的分类,风,是各地的土风歌谣;雅,是西周王畿一带的所谓正声、雅乐;颂,是朝廷祭祀用的舞曲歌辞。《诗经》这一合乐的创作特色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楚辞、汉乐府诗、唐代诗歌、宋词、元曲......莫不讲究乐律便于传唱的。以至古代无论是在中央机关还是民间的文人雅士甚至是歌楼酒肆其诗词和弹唱都是难分伯仲而合二为一的。若议才子佳人是要论其既擅诗词又通音律的。其三是讲究格律,平仄关系。我国古代诗词作者如果不贯通格律、深谙平仄的对应关系就称不上诗人、词人。
对此我就不展开议论了。我想,《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当代的金庸、琼瑶等作家,之所以拥有高质量的传世之作,无不与他们精通古诗词创作规律有关。
Powered by BBSXP 2008 SP2 ACCESS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05 second(s)